Trace Metal Cycling in the Rhizosphere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Phyto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s.微量金属元素的根际循环及其对植物修复土壤污染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06 浏览次数:7559 打印
报告题目:Trace Metal Cycling in the Rhizosphere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Phyto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s.
微量金属元素的根际循环及其对植物修复土壤污染的研究
报告人:Prof. Mikael MOTELICA-HEINO
University of Orléans (France)
时间:2019年5月10日(周五)下午14:30—17:30
地点:冶金馆301
Personal Profile
Mikael Motelica-Heino教授,环境学博士,曾作为研究学者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以及法国地址矿产研究局任职,2006年取得法国奥尔良大学地球科学研究所 全职终身教授职位。非常擅长环境地球化学领域的研究。最近的研究方向是关于重金属微量元素在环境以及污染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在同行评议的学术杂志上发表过100篇以上的论文,并在诸多杂志中担任评审专家和共同编辑。
报告摘要:
在与大气,生物,水和岩石圈的交界处,土壤在支持人类活动的同时对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群起着重要作用。对天然有机物和矿物质,常量营养素和微量元素(TE):如金属和类金属,土壤也发挥着生物地球化学反应器的生态功能。微量元素的物理和化学形式对于了解环境中的转移机制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微量元素的化学形态(氧化还原状态,分子环境)是控制其在土壤中的迁移性,可用性和毒性的关键参数,特别是围绕在植物根部几毫米的根际土壤。土壤特征与生物活动的影响,是一种动态系统,即根系过程和相关微生物群落动态之间呈相互反馈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根际相关的土壤中微量元素的迁移,生物有效性和转移过程,特别是根系-菌根-菌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是了解生态动力学的主要挑战。为了研究不同时空尺度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该方法围绕微量元素在不同空间尺度和不同条件下(实验室,中试,原位场地)的反应性进行了多样化的整合:包括混合组分(土壤的矿物和有机组分)和单一/联合生物因子(微生物,中型生物,植物)。
需要解决的一般问题如下:
1)微生物土壤种群的结构和动态如何?以及如何在微观尺度上控制微量元素的分区?
2)利用微生物群落的时空变化和小空间尺度的微量元素分布来了解它们在大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对其来源和迁移的贡献。
3)如果土壤中铁氧化物发生还原性溶解,有机物的存在会如何影响微量元素的迁移和转化?
4)根际和岩石圈对土壤中迁移,转化和生物有效性的作用是什么?
此外,我们将突出和展示植物修复对污染场地回收的主要贡献,以及对前面提到的研究微量元素的生态动力学以及污染土壤和修复技术中的暴露特征以及土壤修复和土壤功能恢复的影响。